市人大十六届二次会议《关于推进沈阳市市民卡建设的建议》 (第495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04-24 来源:大数据局

胥维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沈阳市市民卡建设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关于您提出的建议,结合我市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实际,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您所提建议将充分汲取。

一、智慧沈阳发展现状

2015年初,市委、市政府做出全面加快智慧沈阳建设的重要部署,在国内率先组建市大数据管理局,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惠民、兴业、善政”三大目标,拉开了智慧沈阳建设的序幕。2016年,我市获批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我们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智慧城市新体系、大数据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发展”三条主线建设,开创了智慧城市与大数据互相推动、融合发展的智慧城市“沈阳模式”。

围绕增强惠民服务获得感方面,我们积极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社会治理项目建设。推进建设“智慧卫生”体系,沈阳市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智慧医院、互联网+医疗三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市妇婴等16家医院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多路径实现预约诊疗以及实现诊间支付、化验报告推送等功能,极大方便百姓就医;推进智慧文旅建设,沈阳故宫博物院、张氏帅府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新乐遗址博物馆、市图书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等相继完成数字化升级,增强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沈阳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居游APP和居游卡开通上线,无线WIFI、智能闸机、智能监控、智能无线讲解等智慧景区应用在各大景区得到推广;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推出了“沈阳易行”、“乘车易”、“停车易”等多款“智慧交通”APP,为市民提供更加高效、更加快捷的智慧交通服务。2018年我市以“社会化”方式重点打造了“智慧停车”平台,完成25家社会化停车场的平台接入,市民可使用手机 APP 实现快速找车位、预约车位和电子付费。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完善沈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840所教学机构纳入平台。

随着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刷卡坐公交、手机预约挂号、在线购买景点门票、工商登记在线预审、出入境网上预审等已成为现实,为沈阳市民带来便利。

二、代表建议采纳情况

自市大数据局成立以来,我市积极探索市民卡有效的运营机制,先后赴北京、杭州等地学习经验,积极推进我市“互联网+”便民服务的整合工作。综合便民服务平台“盛京好办事”APP已上线试运行,接入公积金、医保等62项便民服务应用;“社区综合便民服务平台”正在履行项目审批程序,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于去年底全面启动建设。在此基础上,由中国移动研究院参与的沈阳居民卡运营服务有限公司于去年底正式落户我市,未来将为我市政府和民生行业提供优化的居民卡解决方案,并开展建设与运营。

围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沈阳市将加大数据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数字开放共享,全力推动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未来在沈阳“一个按键”、“一张网”、“一个窗口”就可以办结很多事情,让群众拥有更真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此,感谢您对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视和关心,希望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并不断提出建议意见,共同促进我市智慧城市迈向更高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