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关于积极推进我市5G产业发展,加快其商业化推广和使用的提案》(第0333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04-29 来源:大数据局

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积极推进我市5G产业发展,加快其商业化推广和使用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5G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积极推进5G规模组网建设和5G产业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

1.我市通信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我市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网络通信枢纽、“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十城市之一、首批5G通信组网应用试点城市,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已达到7800G,实现城区光纤网络和4G无线网络全覆盖,全市行政村光纤“村村通”,NB-IoT窄带物联网基本实现城区全覆盖。近年来,华为云、紫光云、腾讯云启基地、国电东北能源大数据中心等一批云计算数据中心相继落地,沈阳移动、沈阳联通和沈阳电信的数据中心共计拥有机柜7730架,存储能力超过360PB。

2.5G规模组网建设步伐加快。2019年10月31日,沈阳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并成为全国首批5G商用城市。截至12月底,建成并开通5G基站1084个,超额完成全年300个5G基站的目标任务。去年以来,我市取得省内乃至东北地区多项首例或者首次:成功打通东北地区首个5G网络多媒体电话,完成东北地区首例5G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会诊,建设奥体中心地铁站东北首个5G数字化室内分布系统网络,实现东北区域首次通过5G网络与无人机技术结合实现高清远程视频传输,建成东北地区首家融合“5G+4K”、人工智能以及媒资大数据检索于一体的高科技互动体验式博物馆。

3.5G技术助力防疫工作。2月初,我局发布了《沈阳市大数据领域相关企业疫情防控能力清单》,将沈阳联通“5G超高清视频直播平台”等应用服务推送和对接给相关单位和企业。疫情期间,沈阳联通、沈阳移动已经先后为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120指挥调度中心等机构部署5G移动网络,支撑各医疗机构进行无障碍的远程会诊、视频会议等应用;东软医疗车载CT驰援武汉,该设备搭载了5G网络技术,可实时数据传输图像,即扫即阅。

4.沈阳市5G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壮大。联盟于2019年正式成立,东软集团任联盟理事长单位,我局累计组织召开5G技术相关领域的科技大讲堂7次,协助联盟成员单位与其他领域的单位和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目前,联盟成员单位达42家,成立了由22位技术专家组成的5G联盟专家委员会。

二、委员意见采纳情况

您在《提案》中提到积极推进我市5G产业发展,加快其商业化推广和使用的相关建议很具有借鉴意义,已吸纳并充分体现在我市推动5G产业发展工作中。

1.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进5G网络建设及行业推广。我市成立市5G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姜有为市长任组长,高伟常务副市长、治民副市长、忠昆副市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市大数据局(联合办公),领导小组实行周调度、周通报。印发《沈阳市2020年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组织编制5G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纳入“多规合一”规划体系。加快5G基站建设进度,明确工作标准,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工作条件,设立5G站址审批绿色通道,截止4月28日,已协调解决选址难、审批难、建筑开放难、供电难等问题3096个,全市新建5G基站2790个,每天交付已由3月中旬的43个提高到82个,预计5月底前完成全年新建任务5472个,下半年计划再建3000-5000个。推动中德园5G示范区建设,制定《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5G标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布局和发展“5G+工业互联网”、“5G+车联网”等垂直行业,智慧政务、智慧工厂、智慧安防、智慧医疗等5G智慧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培育50家5G应用领域创新型企业,5G产业形成集群式发展态势。

2.创新发展模式,促进5G与制造业融合形成产业链。在我市已经出台《沈阳市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规划(2018-2035年)》《沈阳市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基础上,印发《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沈阳市数字经济工作要点的通知》,聚焦“5G+应用”,加快培育5G产业。促进5G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华晨宝马建成测试车辆数据5G传输项目,实现5G网络覆盖铁西和大东两个厂区;推进新松机器人5G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华晨宝马、沈阳机床等厂区完成部署,沈飞民机应用5G工业物联网开展设备信息采集;引导新松机器人、沈鼓集团、延锋安道拓、沈阳海尔电冰箱厂、沈阳机床集团联合运营商启动建设基于5G的智能工厂,在智能制造专项资金中给予支持。组织开展“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工厂的征集和遴选,宣传推广新松机器人、禾丰牧业等5G和标识解析节点典型应用案例。

3.加强创新型人才体系建设,为5G核心技术研发赋能。先后出台《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管理细则》《沈阳市鼓励高层次科技人才投身小微企业科技研发工作实施细则》等十项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政策措施,实施盛京人才战略,培育壮大全市高技术人才队伍,为推动沈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人才池”。此外,与腾讯公司、华为公司、中关村信息谷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产业创新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培养5G融合型应用人才。推动沈阳国际软件园与沈阳移动合作建设“5G预研实验室”,东软集团与联通公司合作成立面向5G应用的联合创新实验室。推动中科院沈阳自动所、中科院沈阳计算所拓展5G相关领域技术研发,在5G+自动控制、5G+柔性生产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在市政府支持下,发展壮大沈阳5G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持续开展联盟科技大讲堂等活动,推动各成员单位开展交流与合作,共享核心成果。

4.以5G示范应用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各行业的商业化发展进程。组织编制沈阳市5G产业发展规划,构画更多5G应用场景,尤其是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确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组织推动5G+智能工厂、超高清视频、车联网、网联无人机、远程医疗、市民体验、智慧园区等领域应用场景106个,5G用户接近50万户。指导市5G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梳理形成《沈阳市5G应用创新方案汇编》,录入华晨宝马、新松机器人、沈阳电视台、无距无人机、盛京医院等20余个5G典型应用场景。加强新建项目谋划和推动,围绕5G+智能制造、梯联网、交通、能源、文旅等领域谋划储备项目34个,总投资33亿元,目前开工15个。

5.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5G应用产业新业态不断发展壮大。研究制定5G建设应用和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促进5G网络、技术、产品和应用融合,培育重点领域竞争优势。组织申报国家发改委“5G创新应用提升工程”项目7个,中德园基于5G的车路协同车联网大规模验证与应用项目、东软集团面向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5G智慧医疗系统建设项目等2个项目入围国家发改委评审名单。推动沈阳亨通实现5G直流远供拉远电光电复合光缆和室内用光电引入光缆量产;奥维通信基于5G的物理层关键技术、宽带多媒体集群通信技术的特种通信设备应用研究;晨讯公司成功研发2款5G商用通信模块;硅基科技生产用于5G芯片生产的SOI硅片材料等。充分发挥我市在光纤光缆、通信模块、通信设备等生产制造优势,推动已有技术和产品进行迭代升级。依托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展会平台,深化区域合作,开展招商推介、产业对接、项目洽谈等相关的5G专题招商活动,吸引相关企业来沈投资落户。

    在此,感谢您对我市5G产业发展的重视和关心,希望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并不断提出建议意见,共同促进我市5G产业迈向更高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