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关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提案》(第0145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05-09 来源:大数据局

致公党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提案收悉,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等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从侧面凸显了信息化在培育新动能促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彰显了党中央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定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深入落实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发展战略,在加快推进数据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共享开放、促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一、我市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进展情况

2016年10月,我市获批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重点围绕数据资源统筹、大数据产业集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为总体思路,以基础设施统筹、打破信息资源壁垒、发挥数据资源价值为主攻方向,构建智慧城市新体系、增强大数据服务能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并取得积极成效。在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网络支撑能力持续改善,4G用户继续保持增长,5G用户数加速增长,新建5G基站3459个,部署5G应用场景106个完成市统一的政务网、市级政务外网IPv6主网升级改造全市47所高校、107所科研院所、40余户重点企业完成IPv6外网改造。在汇聚数据资源,数据共享开放方面,我市制定了《沈阳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实施细则》,市信息中心政务数据资源池归集33个部门的政务数据9.6亿条,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已编制10个部门。我市创新性地起草制定了《沈阳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条例(草案)》,针对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对政务数据资源范畴和政务部门职责予以界定,对政务部门间内部系统整合,政务数据采集、留存、更新、评估等进行了规范,明确了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的条件和程序。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方面我市出台了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在财税金融、人才引进、创新创业、产业壮大等方面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与中科院、辽宁省政府共建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国科大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学院等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引进了科大讯飞、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等一批国内知名的人工智能企业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市工信局以推进我市智能升级工作为主线,扎实开展两化融合2019年我市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逐年稳步提高,分别为70.86%和56.39%已储备智能工厂项目40个、数字化车间项目40个市商务局建设了跨境电商线上平台实现了与省级平台的数据联通,实现跨境电商数据的统筹管理此外,我市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核心,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构建良好数字生态。

近几年,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产业对接、区域合作、创新环境、宣传培训等方式,我市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获批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东软集团、荣科科技等多家企业主板、创业板及中小板上市东软集团、新松机器获得国家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大型一级企业证书(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中最高等级)。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大会,特别是2019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在我市成功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沈阳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注入了强大动力。

尽管取得了积极成效,我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受数据开放共享、各行业转型升级短板和瓶颈、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仍处于初级阶段。

二、关于建议的有关答复

根据贵单位的意见建议,我们将积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即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壮大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沈阳市先后印发《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沈阳市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沈政办发〔2019〕27号)、《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沈阳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沈政办发〔2020〕1号)、《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沈阳市数字经济工作要点的通知》(沈政办发〔2020〕18号)等文件,按照政策规划要求沈阳市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一是聚焦“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构建数据资源体系”两个重点,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二是聚焦“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前沿信息技术产业”五大板块,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行动。三是聚焦“5G+应用”,加快培育5G产业,加快5G基础建设,加快5G应用推广。四是强化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实施“建平台、用平台”双轮驱动,全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五是聚焦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服务业数字化、农业数字化、“互联网+消费”等互联网赋能。六是聚焦城市数字化,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城市管理”,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为切实发挥各部门、各地区职能作用,形成协调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我市成立沈阳市数字经济建设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今年4月2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求发来到沈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就5G建设应用、发展数字经济进行专题调研,听取了沈阳市数字经济发展汇报。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致2019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贺信精神,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配合,加快信息化发展,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实现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4月26日,市长姜有为到部分企业就数字经济有关工作进行调研时要求相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任务,聚合资源,加快构建沈阳数字产业生态。

(二)加快大数据立法,促进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互联互通

一是建立完善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制度。作为尚无国家上位法依据条件下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创新,我市创新性地起草制定了《沈阳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条例(草案)》,针对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对政务数据资源范畴和政务部门职责予以界定,对政务部门间内部系统整合,政务数据采集、留存、更新、评估等进行了规范,明确了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的条件和程序。我市已经先后完成了征求意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工作,并于2020年4月27日,通过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二审,下一步将加快大数据立法进程,配合市人大推动《沈阳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组织编制条例相关配套办法,围绕行权管控、行权监督、数据共享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健全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清单。我市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和共享交换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梳理归集资源目录3975条,发布目录3794条,其中,归集市直部门目录537条,挂载了资源148条,资源挂载率27.6%,归集区、县(市)3171条;无条件共享类目录1257条,有条件共享类目录1992条,不予共享类目录529条。此外,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全市的共享统一平台,共归集32个市直部门的数据,数据量共计9.7亿条,月增量约2000万条。市级共享交换平台目前为19个委办局的24个平台或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或服务,月平均交换量约3500万条,为市直各部门提供各类查询服务接口共计10个,其中国家部委数据查询接口3个,市直部门数据接口7个。下一步,我市将形成市直各相关部门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清单,实现已有行权系统部门的接入,在行权管理、过程控制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三)不断培育壮大新业态,促进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一是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搭建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与评估对标,全面推进规上企业智能制造改造,实施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数字化生产线项目。支持在沈高校院所和企业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力争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获国家支持。引导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精益管理。二是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线上平台和线下园区建设,建设沈阳海关二级节点,建立跨境电商数据标准安全的传输通道,提供报文传输、通道路由、数据安全等综合性服务,更好服务跨境电商企业。扩大跨境电商1210、9610运营规模,加大跨境电商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拓展线上平台公共服务功能,与沈阳税务、信用系统对接,实现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为我市企业提供退税、信用监管等公共服务。三是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加快建设农业大数据项目,组织行业推广应用,抓好农业电商示范基地建设,以沈阳优质农产品为主体,形成集中连片品牌产业基地,提高电商从业能力。四是深入推进“互联网+消费”。协调运营商贯彻落实国家提速降费政策。鼓励传统行业加大数字消费,实施文化旅游消费引领工程,举办文化旅游惠民消费活动,发放惠民消费券,释放文化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文化旅游服务智慧化,健全优化信息汇聚、交换共享、数据分析、安全监管体系。大力引育文化领军企业,积极培育数字音乐、网络直播等新业态。

在此,感谢贵单位对我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视和关心,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并不断提出建议意见,共同促进我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