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关于加快沈阳5G应用发展的提案》(第0175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5-28 来源:大数据局

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沈阳5G应用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5G产业和应用创新发展情况

    去年以来,市政府印发了《沈阳市5G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1年)》,以技术、产业和应用协调发展为主线,构画“5G+工业互联网”“5G+车联网”“5G+医疗健康”“5G+融媒体”“5G+智慧文旅”“5G+智慧教育”“5G+城市治理”“5G+智慧农业”等一系列创新应用场景,加快构建具有沈阳特色的5G产业体系,推动实现5G商用步伐走在全国前列。

    1.5G技术产品特色突出。一是沈阳市具备丰富的创新资源、巨大的科技成果转化潜力,拥有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等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94个,中科院沈阳自动所、中科院沈阳计算所在5G+自动控制、5G+柔性生产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东软集团参与多项车联网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二是我市电子信息制造等相关企业通过技术更新和产品迭代升级,在光纤光缆、通信模块、通信设备、芯片材料等领域拥有了近10项5G关键产品和技术。其中,沈阳亨通实现5G直流远供拉远电光电复合光缆和室内用光电引入光缆量产;奥维通信基于5G的物理层关键技术、宽带多媒体集群通信技术的特种通信设备应用研究;晨讯公司成功研发2款5G商用通信模块;硅基科技生产用于5G芯片生产的SOI硅片材料等。三是培育出一批了5G特色关联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东软集团无人驾驶技术、新松5G巡检机器人、无距科技5G无人机、美行科技“5G+交通出行”、鸿宇科技“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等关联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四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我们依托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展会平台,深化区域合作,开展招商推介、产业对接、项目洽谈等相关的5G专题招商活动。7月7日,正威沈阳5G半导体科技园项目及国家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威研究院项目正式签约。

    2.5G+融合应用初具成效。5G创新试点示范应用已涵盖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医疗健康、车联网、智能电网、新型多媒体、智慧教育等多个领域,典型应用场景超过128个。工业领域,华晨宝马率先打造全球领先的5G汽车生产基地,新松机器人、特变电工、远大压缩机、赛轮轮胎、振昌智能电气等20余家工业企业启动建设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工厂。医疗领域,东软医疗打造5G脑卒中分析平台和基于5G网络的急救系统。医大一院、盛京医院、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沈阳六院开展5G远程诊断、5G远程手术试点示范。车联网领域,铁西区和大东区规划建设基于5G网络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美行科技提供5G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服务。融媒体领域,沈阳广播电视台上线5G艺卡智能拍摄机器人,开通“5G+4K/8K”超高清节目报道。教育领域,文艺二校、朝阳一校等教学机构探索“5G+VR”远程沉浸式教学。沈阳建筑大学等在沈高校启动5G智慧校园建设。VR/AR领域,华为(沈阳)VR云创新中心在和平区顺利上线,首届华为VR开发应用大赛成功举办。此外,我市推动中德园积极打造省级5G应用示范区,制定《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5G标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布局和发展“5G+工业互联网”“5G+车联网”等垂直行业,推动5G产业形成集群式发展态势。

    3.5G产业环境相对优越。一是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已经上升为沈阳市经济发展战略,在智能制造、企业上云、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迅速,华为云、紫光云、腾讯云启基地、国电东北能源大数据中心等一批云计算数据中心相继落地,为打造5G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力的产业和技术支撑。二是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在市政府指导下,沈阳市5G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成员单位已经扩展至45家。沈阳国际软件园率先与沈阳移动合作建设“5G预研实验室”,东软集团与联通公司合作成立面向5G应用的联合创新实验室,沈阳广播电视台成立新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创新研究中心。三是积极搭建交流对接平台,市大数据局联合市委网信办、科技局等单位,2020年共举办8场数字经济科技大讲堂,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企业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讲授5G技术与应用等急需内容,累计在线参与人员达8.3万人次,人民网、辽宁电视台等媒体进行重点报道。

  二、委员意见采纳情况

    您在《建议》中提到积极推进我市5G产业发展,加快其商业化推广和使用的相关建议很具有借鉴意义,已吸纳并充分体现在我市推动5G应用发展工作中

    1.加强相关政策扶持,助力5G产业创新发展先后出台《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管理细则》《沈阳市鼓励高层次科技人才投身小微企业科技研发工作实施细则》等十项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政策措施,实施盛京人才战略,培育壮大全市高技术人才队伍,为推动沈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人才池”。引导新松机器人、沈鼓集团、延锋安道拓、沈阳海尔电冰箱厂、沈阳机床集团联合运营商启动建设基于5G的智能工厂,在智能制造专项资金中给予支持。组织开展“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工厂的征集和遴选,宣传推广新松机器人、禾丰牧业等5G和标识解析节点典型应用案例。加强新建项目谋划和推动,围绕5G+智能制造、梯联网、交通、能源、文旅等领域谋划储备项目34个。

    2.推动产学研结合,完善5G产业生态。推动沈阳国际软件园与沈阳移动合作建设“5G预研实验室”,东软集团与联通公司合作成立面向5G应用的联合创新实验室。推动中科院沈阳自动所、中科院沈阳计算所拓展5G相关领域技术研发,在5G+自动控制、5G+柔性生产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推动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联合成立“5G+救援”重点实验室。在市政府支持下,发展壮大沈阳5G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持续开展联盟科技大讲堂等活动,推动各成员单位开展交流与合作,共享核心成果。

    3.5G应用场景为抓手,积极推进惠民项目发展。今年初,我市编制了《沈阳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行动计划》,聚力网络信息安全、5G基础设施及应用、人工智能、智能终端制造、智能传感器等五大领域,构画更多5G应用场景,确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市卫健委针对疫情等重大医疗卫生公共事件,通过5G医疗专网、5G医疗物联网平台、5G影像云平台充分协作,建立应急指挥调度平台,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应急救治速度。市应急局运用5G技术建设固移结合的智慧应急指挥平台,覆盖指挥救援、监督管理、监测预警、决策支撑等四大业务领域应用功能。以卫星导航、5G信号、人工智能等多方面技术融合应用,升级改造支队指挥中心,提升综合调度通信保障能力,推动消防救援智能化。市营商局会同民政局建立全市统一的“通办”业务标准,通过光纤、5G信号等通信手段交换共享实现居民信息的“一次认证,多点互联”,大幅节约了居民群众办事成本,有效提升社区服务效能。市城管执法局打造5G+城管执法新模式,充分运用5G技术、物联网技术,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在此,感谢对我市5G应用发展的重视和关心,希望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并不断提出建议意见,共同促进我市5G融合应用迈向更高的发展水平。